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十四五”规划)称,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
2、国务院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个人所得税要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具体来看,个税改革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综合征收范围的扩大。
3、年个税改革一大要点,是首次将工薪、劳务报酬四项收入合并为综合所得,施行3%~45%统一超额累进税率,迈出综合税制第一步。财政部也曾公开表示“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扩大综合所得范围。学界热议资本所得是否纳入综合所得范围。
1、从个税税负角度把握薪酬设计方案一个好的薪酬方案,应从个税税负角度进行规划设计。
2、要么削减每月的部分工资,加到年终奖;要么削减部分年终奖,分摊到每个月的工资里去。这两种“削峰填谷”的操作要视企业给高管人员工资和年终奖的多少而进行权衡确定。
3、提高企业福利降低名义工资对于企业高管合理避税,还可以与企业达成协商,要求提高福利降工资,即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
4、高管收入节税:通过调整公司整体薪酬福利体系、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个税。调整前为便于理解,假设这是位在东莞工作的公司高管,原来月税前收入8万,公司不包食宿、按最低基数交社保。不交住房公积金。没有补充保险。
5、设计薪酬体系的步骤和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步骤:确定薪酬设计的目标和策略:首先,公司需要明确薪酬设计的目标和策略,包括吸引、激励、留住和发展员工等方面的目标。这有助于为后续的薪酬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按年计征:经营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按月计征: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次计征: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6项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原则是实行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超过规定的等级时,应将超额所得税列为纳税线的最高点。因此,“月薪”或“年终奖金”非常高的话,不节税会导致更高的税率(高达45%)。
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是以个人或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1、劳务报酬工资化:劳务报酬工资化是一种非常好的避税方法,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法来避税。不仅可以可以满足员工的需求,还能能够帮助员工拿到更好的工资。
2、首先,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前扣除项目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额度。例如,一些特定的支出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如住房公积金、商业健康保险、教育支出等。通过合理规划这些扣除项目,可以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3、将5%-35%超额累进税率进行核定征收,最高个税税率为3:0.5%-1%。经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将45%个人所得税,避税为:0.5%-1%的个人所得税与1%的增值税,如果年薪为100万,只需缴纳:2万的综合税即可。
4、自然人股东及高管对公司的税后利润进行分配的应当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税率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自然人股东及高管工资薪金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申报缴纳。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办法有以下这些:用公积金抵税,选择用工资购买最高等级的公积金,以降低税前工资总额。多进行公益项目捐赠,有些法律规定可以对某些多参与公益项目的人允许适用一定的税收优惠。
合理安排收入结构: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将收入安排在不同的项目或来源,以便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充分享受各项扣除和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的规划思路是: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就是当个人收入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成立一家公司,把个人收入转为公司营业收入,而在税收洼地注册公司的话,还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返税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