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些模式有如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企业财务活动纳入有效监管和控制之中,保障企业财务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内部审计和自查自纠等手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防范税收风险。
2、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
3、提升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组织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于行业跨度大和涉税事务复杂的大企业设立相对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对于经营行业比较单涉税事务较复杂的大企业成立税务风险管理组,隶属于财务部。
针对纳税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税收风险可采取的风险应对手段包括采取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差异化应对手段。
纳税风险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和缴纳税款方面承担的各种风险,包括税款负担风险、税收违法风险和信誉损失风险。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的税务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企业的税务状况和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法,就是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形成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任务下达、应对处理和评价监督的闭环管理系统,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递进式的风险管理策略。
对于税务风险的防控,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税务评估系统,实时监控税务风险高低,并在事前积极采取措施来规避风险,避免风险带来的一系列损失。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应保持清晰的头脑,时刻拉紧风险这根弦。
将税收风险区分为“蓝、橙、红”三类,对蓝色风险点,主要由税收管理员采取常规性的管理措施,包括纳税辅导、政策解读、案头分析、巡查等,解决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不到位、漏征漏管、申报不及时等问题。
对内,主要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平台以及纪检监察、执法检查、效能监察、内部审计等途径获取信息;对外,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举报热线和专栏、召开座谈会、走访纳税人等方式收集信息。
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负率的风险防范更是重中之重。
三)主要目标: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
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的税务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企业的税务状况和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2、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的内容有:税务风险管理环境、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税务风险识别、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税务信息管理体制和沟通机制和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等六方面。
3、在税收风险管理中,重点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排序、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部分;风险应对是整个风险管理的核心。
4、按照风险来源,可分为税务部门税收执法风险和企业税收管理风险。按照风险可测程度,可分为指标性税收风险和非指标性税收风险。按照风险等级评定,可分为一般税收风险和重大税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