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主要有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和保险构成。其中,用激励来创造更好业绩这块占了很大一部分,大约占了总报酬90%。
2、确保薪酬制度的透明度,建立高管薪酬的约束机制完整、清晰、准确地信息披露是高管薪酬最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确保高管薪酬信息的透明度,才能将公司置于投资者、利益相关者的眼光下,从而更好地监督、约束高管的行为。
3、伙食补贴:公司提供的伙食补贴费用。工龄补贴:公司对服务每满一年员工给予每月50元补助,最高补贴年限5年。
4、重视集体绩效与集体奖励为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痼疾,国内现在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越来越重视员工绩效表现与其薪酬收入之间的紧密联系。
5、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结构一般由5个部分组成,即“基本工资+年度奖金+长期激励性报酬+福利计划+离职补偿金”,薪酬计划的合约一般为5年。基本工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年薪。
1、从个税税负角度把握薪酬设计方案一个好的薪酬方案,应从个税税负角度进行规划设计。
2、要么削减每月的部分工资,加到年终奖;要么削减部分年终奖,分摊到每个月的工资里去。这两种“削峰填谷”的操作要视企业给高管人员工资和年终奖的多少而进行权衡确定。
3、提高企业福利降低名义工资对于企业高管合理避税,还可以与企业达成协商,要求提高福利降工资,即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
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合伙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东分红节税方法如下:改变持股模式。自然人直接持股是税务机关最喜欢的方式,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方式。个人拥有债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缴纳20%个人所得税。这种持股方式是现在很多股东的做法。
利用合伙企业等其他方式规划分红是企业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对于自然人股东而言,获得分红时,需要缴纳20%个人所得税。
有限合伙企业持股:这个情况下不会涉及交企业所得税,只在投资人层面征收个人所得税。选择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则可以避免双重征税的局面,很多时候被用以作为持股平台。
有以下6种合理节税方法:公司的股息。若企业将税后利润直接分配给股东,则要面对股东取得收入所支付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双重征税”局面。
类似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税前扣除相应的费用。身为股东,其所得利息和租金应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资金占用。简单地说,股东占有公司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