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态度或借口就是管理层造假之后,所采取的防止别人发现的措施。比如说故意限制注册会计师的审查范围,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等等。可以说动机或压力、机会、态度或借口三个因素是存在发生的先后顺序的,首先会有压力和动机,然后才会寻求机会,最后才会找出掩盖的借口。
2、根据舞弊存在时通常伴随着的三种情况,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实施舞弊的动机或压力。舞弊者具有舞弊的动机是舞弊发生的首要条件。
3、继而,明明知道非做不可,却一直因为压力而拖延,那么,压力就是借口。从此可以看出,压力事件永远都存在,且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为什么有人面对压力可以坚持做下去,而有人在面对同等压力却放弃了呢?区别在于每个人对于压力的心态与行为模式上的不同了。
如果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经营了解不够,就会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失败。三是审计程序不妥。注册会计师发表正确审计意见的基础是必须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不妥,则会导致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的欺诈。
审计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审计主体主要体现为审计独立性的丧失、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缺乏等,二是审计客体,主要体现为上市公司有强烈粉饰报表的动机、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等三是外部环境,主要体现为监管力度不够、审计制度不完善等。
审计工作存在收费混乱的现象。审计工作的收费问题一直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在审计定价方面存在激烈竞争,客户有可能会在审计收费上以解聘来威胁事务所就范。(二)注册会计师自身以外的原因国家、社会监督层(1)审计制度不完善。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失衡。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要求问题。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的年报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对于中期报告却没有这样的要求,这就使不少企业利用中期报告来进行虚假披露,一方面是对自己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调节,另外一方面是配合一些炒家进行股票的投机炒作。
以下两类故意错报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舞弊导致的错报与错误导致的错报相比,前者更加隐蔽,审计风险更大。舞弊涉及的人员在被审计单位中的职位越高,则舞弊导致的错报可能表明存在更具广泛影响的问题。
在会计信息对外披露过程中,审计的作用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委托人对于会计信息的判断及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意见。一般来说,审计虽然不能发现所有的错弊,但可大大降低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
1、注册会计师欺诈行为就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的行为。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的欺诈行为主要是舞弊,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我国现行法律中主要用“弄虚作假”“虚假陈述”“故意提供”等词,并未直接使用欺诈这词。
2、注册会计师的欺诈又称“舞弊”,是指注册会计师主观“故意”行为,是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作案具有不良动机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欺诈与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的主要区别之一。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的欺诈行为主要是舞弊,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
3、欺诈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专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而且也损害了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欺诈可能会导致注册会计师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对会计师事务所造成严重后果。
1、造成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从会计人员方面分析,做假账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内部原因:企业通过造假,隐瞒亏损情况,虚报公司利润,以此达到保持“优势”发展的地位;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外部原因:公司自身的结构、管理不合理;上市公司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善;社会监督力度不够。
3、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原因(一)一些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职业道德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4、假账是企业老板赚钱的主要方式,比如:做假账可以偷税,我所工作的公司会计一年为老板可以偷税近400万,这只是税上面,老板就可以“赚钱”400万。还不要说人工,进销差价,还没有入账的其它收入:如开发票收点收入,如果你有商场就有进场费,你有门面,别人摆放展示任何商品都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
5、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法制观念薄弱一些单位领导人不懂法,也不学习法律知识,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指使甚至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做假帐,编制假报表;有的则不顾会计人员的反对,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
6、做假账是一种违法行为,有人出于不同原因会做假账,但不是所有会计都做假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