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股权质押的道德风险,是指股权质押可能导致公司股东“二次圈钱”,甚至出现掏空公司的现象。
2、乐视网在公告中主要列出如下风险:(1)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更的风险截止目前,贾跃亭持有公司102,426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67%,其中101,9598万股已质押给金融机构,102,4266万股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冻结。
3、总的来说,股权质押最大的风险就是平仓风险,只有这个才会造成股价持续大跌。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股权质押往往能帮助上市公司获得充足的现金流,让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4、乐视网股价下跌引发连锁反应:参与增发的4家机构面临账面亏损,贾跃亭的股权质押问题尤其敏感,他已接近84%的股权被质押,大部分在股价高位时。这无疑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对维持乐视资金体系至关重要。欠债传闻再起11月2日暴跌后,公司澄清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传闻,虽止跌但未能完全恢复。
1、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处罚,断绝了贾跃亭在国内资本市场腾挪的可能。选择借壳在美上市的FF,受中国政策的影响有限,但作为FF“首席产品及用户生态官”的贾跃亭被查明“十年造假”,仍旧可能波及投资者和市场对FF的评价。
2、乐视网在2007年至2016年财务造假,其报送、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相关文件及2010年至2016年年报存在虚假记录,虚增收入合计172亿元,虚增利润137亿元;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未披露为乐视控股等公司提供担保事项;未如实披露贾某芳、贾跃亭向上市公司履行借款承诺等情况;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行为构成欺诈发行。
3、我认为贾跃亭本身就不值得信任,即便贾跃亭在美国上市,贾跃亭所在的企业也没有办法获得投资人的信任。每当大家提到贾跃亭这个人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骗子。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大家发现贾跃亭进行财务造假之后,多数投资人已经被贾跃亭所欺骗。
4、我个人希望他不是骗子,他也一定不是骗子。好吧好吧,我用了主观判断,这在公开媒体上是大忌。因为我实在不愿意他是个骗子。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他给了我一种感染吧。在他身上,有着一种对事业和梦想的执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偏执。
特别风险:一方面虚构收入。2008年对上市公司收入审核其实不是特别严格,只要有真实银行存款流水就行了。于是贾总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第三方交易、真实业务中冒充回款这三个方式虚增业绩,成功把乐视给上市了。当然了,这一步必须得有点资本且行业处于风口才行,要不然钱烧光了还不能上市。
乐视网也并没有披露为乐视控股等公司提供的担保事项对于乐视网的造假行为,以及存在虚假记录的行为,对乐视网给予改正跟警告。乐视网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并不是特别好,亏损并且退市,市值大幅跌落。甚至还欠着钱,但是乐视网的心态却很好,并没有隐瞒自己欠钱的事实。
对于贾跃亭来说,创造神话的关键一步就是让乐视网登录创业板。如果没有这一步,后面的高位套现、梦想窒息、美国造车都是无本之木。如果没有这次首发,贾跃亭也不会得到“欺骗”的机会。因此,乐视网首发是此后贾跃亭神话的最关键的助推器。
债务规模过大带来的风险。因为债务资本不仅要支付固定的利息,而且还要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无财务弹性可言,对企业是一项固定的财务负担,一旦出现经营风险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导致破产。财务风险。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
喵星人观点:乐视如果退市,那么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股民。不可否认,乐视网在贾跃亭的带领下曾经一度成为风头最劲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因为后续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导致乐视一步步走到如今面临退市的地步。而如果乐视退市了,那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股民。
应付账款规模的适当扩大对企业有好处。一是与短期借款相比,应付账款是无须支付利息的负债,可以说是成本为零的负债;二是与应付票据相比,应付账款的约束相对较软。应付账款的还款期限一旦被拉长,则往往预示着财务风险。需要警惕:应付账款规模不正常增加的同时,应付账款平均付账期也不正常地延长。
1、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乐视网财务造假的信息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不少人都觉得,像乐视网这样多达十年的财务造假事件,是非常普遍,但是并不是如此。
2、其次,乐视网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在乐视网的财务报告中,被发现存在虚假记载。监管机构发现后,对乐视网进行了处罚。这也导致了乐视网商业信誉的丧失,为其日后的经营埋下了祸根。第三,乐视网的东山再起之路异常艰难。
3、乐视网持续十年财务造假乐视网实际惩罚关键点都还没发布。
1、股民如何拿回投资损失?我觉得根本拿不回,因为贾跃亭不是罗锤子。像投资这种东西,有挣就有赔,买股票的应该愿赌服输,虽然贾跃亭不道德吧,但我在投资上不认为贾跃亭有错。目前的乐视网还没有退市,股民如果想拿回投资损失只能及时止损或者等。我的看法。
2、虚假陈述实施日,通常以信息披露为准;揭露日则是指虚假信息被公开并市场广泛知晓之时。北京金融法院在乐视网与贾跃亭案中,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案例分析。在更正虚假信息的日期,即更正日,义务人需自行纠正,但这并不改变损失计算的基础。
3、乐视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视网)因涉嫌10年金融欺诈等违法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处罚。一些投资者起诉乐视网,贾跃亭和其他金融北京的法院。2021年5月12日,北京金融法院宣布,最近受理了一起涉及11名投资者对乐视、贾跃亭和其他22名被告的证券错报责任纠纷。